食品级二氧化碳在肉类加工中的应用是怎样的?
食品级二氧化碳在肉类加工中应用广泛,主要通过气调包装抑菌保鲜、低温熟化嫩化肉质、加工环节优化肉质结构三大核心方式提升肉品品质,同时兼具环保与成本优势。以下是我们山东润泽万物气体有限公司做出的具体应用场景与作用机制:
一、气调包装:抑菌保鲜的核心手段
抑菌原理
食品级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降低包装内pH值,抑制需氧微生物(如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的酶活性,同时通过渗透作用破坏细胞膜结构,延长微生物生长的迟滞期。研究表明,20%浓度的二氧化碳即可显著抑菌,浓度提升至40%时抑菌效果趋于稳定,但过高浓度可能导致包装塌陷。
应用场景
冷鲜肉包装:采用“20%-30% CO₂ + 70%-80% O₂”混合气体,既抑制微生物生长,又维持肌红蛋白的氧合状态,使肉色鲜红。例如,英国零售包装常用80% O₂ + 20% CO₂,货架期达8-14天。
熟肉制品包装:使用“25% CO₂ + 75% N₂”混合气体,防止脂肪氧化和霉菌生长,延长保质期至28-56天。
气调冷藏运输:在冷藏车中注入二氧化碳,维持稳定低温环境,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和汁液流失。
优势与挑战
优势:相比真空包装,气调包装可减少肉品受压变形和血水渗出,保持良好色泽;氮气作为填充气体可防止包装塌陷。
挑战:二氧化碳易被肌肉组织和脂肪吸收,导致包装内气体分压降低,需选用阻隔性包装材料(如聚酯/聚乙烯复合膜)或填充惰性气体(如氮气)平衡压力。
二、低温熟化:嫩化肉质的创新技术
技术原理
将肉类置于-1℃至4℃的低温环境中,通过二氧化碳的酸性环境减缓酶促反应速度,同时促进结缔组织软化,使肉质更加嫩滑。例如,低温熟化牛肉可使剪切力降低30%-50%,显著提升口感。
应用场景
高端牛肉加工:采用“低温熟化+气调包装”组合工艺,先在低温下熟化7-14天,再充入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包装,使肉质达到“入口即化”的效果。
调理肉制品:在腌制过程中注入二氧化碳,加速盐分渗透和蛋白质变性,缩短腌制时间并改善肉质结构。
协同效应
低温熟化与二氧化碳的抑菌作用形成互补:低温环境增强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加速碳酸形成和pH值下降,进一步抑制微生物生长;同时,二氧化碳的渗透作用促进低温下酶活性的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度软化。
三、加工环节:优化肉质结构的辅助手段
超临界流体技术
利用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温度31.1℃、压力7.38 MPa)下的高扩散性和低表面张力,渗透至肉组织内部,溶解脂肪并重组蛋白质结构,使肉质更加多汁。例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猪肉可使持水率提升10%-15%。
酱料调味辅助
在腌制或酱料调味过程中,二氧化碳通过改变环境pH值(如碳酸化酱料),促进肌肉蛋白的溶解和盐溶性蛋白的提取,增强肉质的保水性和风味附着性。例如,碳酸化腌料可使鸡肉的腌制效率提高20%。
四、环保与成本优势
环保性
食品级二氧化碳可来源于工业废气回收或生物发酵,减少碳排放。例如,美国Air Protein公司利用微生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蛋白质,用于生产肉类替代品,实现碳负排放。
成本效益
相比化学防腐剂,二氧化碳气调包装的成本更低,且无需复杂设备。据统计,气调包装可使肉类加工企业的损耗率降低15%-20%,年节约成本达数百万元。
有需要就联系我们吧,我们愿竭诚为您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